在医气工程中,氧气输送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1.气源供应
液氧供应:医院通常会设置液氧罐作为主要的氧气源。液氧是在很低温度下(约 - 183℃)将氧气液化后储存的。液氧罐一般放置在医院的专用氧气站区域,它的容量大小根据医院的规模和用氧量来确定。大型医院的液氧罐容积可能达到几十立方米。液氧通过汽化器进行汽化,汽化器利用环境热量或者电加热等方式,将液氧转化为气态氧。
汇流排供应(瓶装氧气):作为备用或补充气源。汇流排是由多个氧气瓶通过管道连接组成的装置。这些氧气瓶通常是高压(一般为 15MPa 左右)储存氧气。通过汇流排的阀门控制,可以将多个氧气瓶中的氧气汇集成一股气流,在主气源(如液氧)出现故障或者需要额外补充氧气时,为医院供气系统提供氧气。
2.管道输送系统
管材选择:氧气输送管道主要采用不锈钢管。这是因为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防止氧气与管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保证氧气的纯度。而且不锈钢管的强度高,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确保氧气在管道内安全输送。管道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焊接,以保证管道的密封性。
压力控制:在输送过程中,湖南医气工程氧气需要保持适当的压力。从气源出来后,氧气会经过减压装置,将压力调整到适合医院内部使用的范围,一般在 0.3 - 0.6MPa 之间。这个压力既能够保证氧气顺利输送到各个用气点,又不会因为压力过高而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在管道系统中还会设置压力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氧气压力。
管道布局:氧气管道在医院建筑内沿着专门的管道井或者走廊天花板等位置敷设。管道布局要遵循蕞短路径原则,减少阻力和压力损失。同时,管道要与其他管道(如电线管、水管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干扰和安全事故。例如,氧气管道与电气线路之间的距离一般要求在 0.5 米以上。
3.终端输送与使用
终端设备连接:在病房、手术室、ICU 等用气场所,氧气管道的终端会连接到氧气插座或者快速接头。这些终端设备的设计方便医护人员使用,通常采用插拔式或者螺旋式连接方式。例如,在病房的床头,氧气终端带有阀门,可以方便地连接氧气面罩或者鼻导管,为患者提供氧气。
流量调节:终端设备上还配备有流量调节装置。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通过调节流量旋钮来控制氧气的流量。流量范围一般可以从 0 - 10L/min 或者更宽的范围调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吸氧需求,如轻度缺氧患者可能只需要 2 - 3L/min 的氧气流量,而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较高的流量。